「服部先生小時候,是怎樣的小孩呢」。
兒童節將至,那不過也只是無心的詢問。而所謂不知者無罪,就連服部耀自己都沒有預料到,那句再平凡不過的問句,竟會勾起他不太愉快的回憶。
小小的他再次面對記憶中那扇緊閉的倉庫門扉。被關在裡頭的人或許永遠不會知道,力量太過弱小而無法打開門、只能在外頭焦急等待的他也形同「被囚困」,無論敲得多麼用力、喊到聲嘶力竭,紋風不動的厚實門板像在嘲笑著他的無能為力般,仍幽禁著他重要的家人。
時至今日,依舊如此。
那是他夢過無數次的夢境,在還太過青澀的年歲還會哭著醒來。如今,時光將那些苦楚的稜角磨平,僅餘永遠都無法彌補的遺憾與惆悵結成心裡的痂,而未醒東京最後的霓虹會將他喚醒。
但這回,夢境有點不太一樣。
所謂的「夢境」,多是大腦趁著人體睡眠期間,針對長期累積下來的認知、情緒經驗和記憶進行重組而生的產物,才有「日有所思,夜有所夢」的說法。由於夢境來自個人的經驗,不會出現超出自身理解範圍外的發展,因此,能透過夢境預知未來之類的,不過都是騙人的把戲罷了。
那麼,眼前的「老師」大概是基於記憶中女孩的形象加以變化而成的吧。
「服部同學,上課鐘聲已經響完很久了,你還不回教室嗎?」
安靜的圖書館內,僅聽得微風吹動窗簾與書頁的細碎聲響,對方的腳步聲夾雜在震耳欲聾的鐘聲裡,當他察覺時,那人已在他身後僅有五步之遙的距離,鏡片下的雙眼一如他所熟知的純粹與直率。